信息分類:站內新聞
作者:yiyi發(fā)布
時間:2011-11-30 10:48:09
將本頁加入收藏
下一篇:寵物病理觀察的生物顯微鏡那家公司有賣
上一篇:我想知道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和倍數計算方式
點擊查看產品參數和報價--丨--
正文:
干涉式光學顯微鏡對半導體晶片表面缺陷的分析
一、實驗之目的
本實驗旨在使學員了解,如何使用化學浸蝕方式顯現半導體晶片表面材料缺陷和利
用光學干涉顯微鏡觀察晶片表面之浸蝕孔,進而評估晶片缺陷之密度。
二、實驗設備和材料
實驗設備主要為諾瑪斯基干涉式光學顯微鏡(Nomarski interference contrast optical
microscope),用來觀察經化學浸蝕后之砷化鎵(GaAs)晶片表面狀態(tài)。
三、實驗原理
(一)半導體材料缺陷孔蝕之分析
晶格缺陷一般均會存在于材料內部,它們的存在通常都會影響材料的特性。由于
半導體材料大都應用在微電子元件及光電元件中,材料內部的缺陷往往會導致元件功
能之不良或壽命之衰減,對于缺陷的容忍度很低。因此探討半導體晶片表面的缺陷例
如差排等,乃評估晶片品質好壞的指標。在所有缺陷分析方法中,藉由濕式化學浸蝕
(wet chemical etching)來顯現半導體材料內之差排孔蝕(etching pit)密度,是最常被用
來鑑定半導體晶片品質的方法之一。
在濕式化學浸蝕中,浸蝕液對缺陷區(qū)附近材料之浸蝕速率高于非缺陷區(qū),因此常
會發(fā)生選擇性孔蝕(selective etch),因此在干涉式光學顯微鏡下即可清楚的觀察到缺
陷,并得以計算其密度。表一所列為部份半導體晶片缺陷孔蝕所使用之浸蝕液組成
圖。圖一為干涉式光學顯微組織照片,顯示砷化鎵晶片上之差排孔蝕。
合作伙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