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巖相研究就能有信心地推測到,第一階段成巖作用完成時巖石的狀態(tài)。
這在找油方面很有意義。因為大家知道,根據(jù)油井鉆探,有些石灰?guī)r儲集層
的巖石,只經過了上述成巖變化的第一階段。所以,詳細研究成巖作用的早
期階段很重要。如果,碳酸鹽砂正常地埋在后來的沉積物之下,同時孔隙水
不曾改變,那么膠結物的來源只能從巖石本身內找。事實也是,早先的霰石
殼現(xiàn)只作為印模存在,這說明方解石膠結物有可能是先前存在的霰石重新分
布提供的。巖石內的鈣質碳酸鹽總量,雖不會因這種重新分布而改變,但由
霰石(斜方晶體格架)變?yōu)榉浇馐?六方晶體格架),從理論上講,會使體積增
加約8%,因此,砂中若含30%的霰石骸晶碎塊、30%的方解石碎塊和40%的粒間
孔隙,這種重新分布就能產生近32.5%的方解石膠結物,這意味著孔隙度會因
礦物的改變而稍稍地縮小(為37,5%)。在許多骸晶灰?guī)r中,成巖作用第一階
段,方解石晈結物部分和原先霰石含量部分互成有規(guī)則的比例說明,此階
段的膠結物就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。
雖然成巖作用早期并不顯著地改變總孔隙度,但卻深刻地影響孑L隙空
間的分布。原有·孔隙在第一階段膠結充填中縮小了體積,而新的孔隙則
在霰石殼模內產生。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